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0817,申请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学生适用)
 一、 学科简介
 1. 本学科的通识性概况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它过程工业中物质转化、物质组成改变、物质性状及其变化的共同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并不断为之提供新鲜的学科知识、创新的专门技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对资源的深度与精密加工、资源和能源的洁净和优化利用,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对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均尤为关键。未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将继续为能源、资源、环境、循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且随着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将不断深化和完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将不断创生和发展,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将不断萌生和发展。
 2. 我校本学科软硬件实力介绍
 本学科2005年获批化学工艺硕士点,2009年获批化学工程硕士点,2010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拥有教育部定点、财政部资助、湖北省省属高校唯一研究生创新中心,拥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教育厅认定的“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是湖北省“催化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太阳能高效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等。本学科设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五个研究方向,涉及化学品(含精细化学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和生产工艺,过程及装备的设计、放大和优化;它们各有侧重,互有交叉,与化学、环境、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等学科相互渗透。本硕士点在团队建设、硬件条件建设、创新水平和教育质量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3.3%,博士比率达到75%;在校硕士生48人。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5.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6.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工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工作和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化学工程
 分离材料制备及分离过程优化;新型反应器、分离装置等设计与制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高附加值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2. 化学工艺
 精细化学品、新型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生物质原(燃)料、光电转化材料的化学合成工艺,高附加值化学品及新型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3. 应用化学
 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催化剂在煤化工、石油工业、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及拓展;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合成开发及优化;纳米催化与原子催化技术开发及应用;新型电池材料的开发及性能研究;纳米材料界面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4.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生态水利调度控制,湖泊及开放水体污染控制,微藻新能源与藻类资源开发,膜分离与轻工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
 
  
   
    
     | 总学分 | ≥32学分(学位课≥19学分) | 适用于方向1、2、3、4 | 
    
     | 修课 学分 | ≥27学分 | 学位课≥19学分,其中:英语5学分、思政类3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1学分,必选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选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 | 适用于方向1、2、3、4 | 
    
     | 实践 环节 | 2学分 | 社会实践、三助、创新创业竞赛、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国内外研修等任选其二 | 2学分 | 
 必必修 | 
    
     | 研究 环节 | 3学分 | 开题报告 | 1学分 | 
    
     | 学术活动 | 至少6次;适用于方向1、2、3、5 | 1学分 | 
    
     |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 | 1学分 | 
   
  
  
 六、课程设置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 学 位 课 ≥19 | 公共 基础课 | S008043 | 学术英语视听说 | 40 | 2.5 | 1 | 外国语学院 | A,B班 选其一 | 
    
     | S008044 | 高级英语视听说 | 40 | 2.5 | 1 | 外国语学院 | 
    
     | S008045 | 学术英语读写译 | 40 | 2.5 | 2 | 外国语学院 | A,B班 选其一 | 
    
     | S008046 | 高级英语读写译 | 40 | 2.5 | 2 | 外国语学院 | 
    
     | S00905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必选 | 
    
     | S009066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必选 | 
    
     | 学科基础课 | S015266/ S005901/S004213 |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指导 | 16 | 1 | 2 | 材化学院/ 土环学院/生食学院 | 必选 | 
    
     | S010040 | 矩阵理论 | 32 | 2 | 1 | 理学院 | 任选1-2门数学类课程 | 
    
     | S010041 | 数值分析 | 48 | 3 | 1 | 理学院 | 
    
     | S010042 | 数理统计 | 32 | 2 | 1 | 理学院 | 
    
     | S010043 | 应用泛函分析 | 32 | 2 | 1 | 理学院 | 
    
     | S010044 | 数学物理方程 | 32 | 2 | 2 | 理学院 | 
    
     | S010045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理学院 | 
    
     | 学科专业课 | S015120 | 高等分离工程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要求≥6学分(适用于方向1,2,3) | 
    
     | S015135 | 高等反应工程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260 | 高等化工热力学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030 | 化工传递过程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328 | 高等结构分析(实验类课)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018 | 高等有机化学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05598 | 水污染控制原理 与工艺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方向4必修 | 
    
     | S005607 | 生态环境监测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任选≥6学分(适用于方向4) | 
    
     | S005600 | 高级水生生物学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 S005601 | 生态水利学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 S005602 | 轻工清洁生产技术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 S005599 |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 选 修课 | S006113 | 知识产权 | 16 | 1 | 2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学分 | 
    
     | S006112 | 技术经济与经济法 | 32 | 2 | 2 | 
    
     | S019003 | 信息检索 | 16 | 1 | 2 | 图书馆 | 
    
     | S022001 |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 16 | 1 | 2 | 就业与创业学院 | 
    
     | S008047 | 日语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 S008048 | 法语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 S008049 | 德语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 S020001 | 体育 | 16 | 1 | 2 | 体育学院 | 
    
     | S003131 | 大数据概论 | 32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S005999 | 劳动素养 | 16 | 1 | 1 | 土环学院 | 
    
     | S005998 | 工程美学(美育方面课程) | 16 | 1 | 1 | 土环学院 | 
    
     | S004263 |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美育) | 16 | 1 | 2 | 生食学院 | 
    
     | S010046 | 数学建模应用 | 32 | 2 | 2 | 理学院 | 
    
     | 专业 选修课 | S015333 | 现代化学化工专题(专题课) | 16 | 1 | 1 | 材化学院 | ≥7学分,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选修课必选(适用于方向1、2、3) | 
    
     | S015011 | 纳米材料与技术(研讨课)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5165 | 新能源材料及应用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5166 | 化工管理标准与化工安全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5134 | 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方法和技术课)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034 |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设计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5334 |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S015030 | 化工过程与优化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5265 | 先进材料导论(跨一级学科)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14059 | 跨学科整合设计与实施 | 32 | 2 | 2 | 工设学院 | 
    
     | 
 | 国际化通识课(跨一级学科) | 16 | 1 | 2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 S005605 | 环境生物学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要求≥6学分 (适用于方向4) | 
    
     | S005606 | 环境生态修复 技术与方法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514-1 | 专业英语(环境) | 32 | 2 | 1 | 土环学院 | 
    
     | S005608 | 应用生物化学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09 | 环境微生物技术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0 |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2 | 固体污染控制 原理与技术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3 | 物理性污染控制 原理与技术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4 | 生物质资源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5 | 膜分离与减排技术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17 | 计算机在环境工程 中的应用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 S005632 | 生态工程 | 32 | 2 | 2 | 土环学院 | 跨学科选修课任选一门(适用于方向4) | 
    
     | S015263 |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 S008123 | 学术交流英语 | 32 | 2 | 2 | 外国语学院 | 
    
     | S003131 | 大数据概论 | 32 | 2 | 2 | 计算机学院 | 
    
     | 必修 环节 | 实践 环节 | 
 | 社会实践、三助、创新创业竞赛、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国内外研修等任选其二 | 
 | 2 | 
 | 材化学院,土环学院 | 必修 | 
    
     | 研究 环节 | 
 | 开题报告 | 
 | 1 | 
 | 材化学院,土环学院 | 
    
     | 
 | 学术活动 | 
 | 1 | 
 | 
    
     | 
 |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 | 
 | 1 | 
 | 
    
     | 补修课 | 化工原理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跨专业录取研究生必修 | 
    
     | 化工热力学 | 32 | 2 | 1 | 材化学院 | 
    
     | 化学反应工程 | 32 | 2 | 2 | 材化学院 | 
   
  
  
 注:(1)方向1,化学工程;(2)方向2,化学工艺;(3)方向3,应用化学;(4)方向4,资源循环利用。
  
 七、实践和研究环节
 1.实践环节
 (1)社会实践。研究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实习、校企合作项目、驻厂调研、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及其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累计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研究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需撰写不少于500字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概述及体会、感想等,并附必要的佐证材料。社会实践服务对象(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上填写评语。研究生提交由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助研、助教、助管。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成至少一个标准岗位的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通过后记 1学分。
 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的相关要求和考核办法等参照《FUN乐天使官方网站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湖工大研[2016]24号)。
 (3)创新创业竞赛。规范和促进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并完成我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4)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并在PI团队内部进行PPT汇报(不少于20分钟),经PI团队负责人评阅合格者记1学分。
 (5)国(境)外研修。研究生在读期间通过各类项目赴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合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或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考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类型、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因素。开题报告通过后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3.学术活动。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个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6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写出500字以上的心得。经指导教师(小组)检查、审核,完成者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FUN乐天使官方网站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通过后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学术论文
 本学科全日制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至少在B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部分期刊目录如下:
 
  
   
    
     | 序号 | 刊物名称 | 级别 | 
    
     | 1 |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 A | 
    
     | 2  | ACS Chemical Biology | A | 
    
     | 3  | 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 | A | 
    
     | 4  | 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 A | 
    
     | 5  | ACS nano | A | 
    
     | 6  |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A | 
    
     | 7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A | 
    
     | 8  | Advanced materials | A | 
    
     | 9  | Advances in Clinical Chemistry | A | 
    
     | 10  | AICHE JOURNAL | A | 
    
     | 11  |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 A | 
    
     | 12  |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 A | 
    
     | 13  | ANALYTICAL CHEMISTRY | A | 
    
     | 14  | Annual Review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A | 
    
     | 15  |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 A | 
    
     | 16  | Annual Review of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 A | 
    
     | 17  | 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 Chemistry | A | 
    
     | 18  |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A | 
    
     | 19  |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A | 
    
     | 20  |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A | 
    
     | 21  | Applied energy | A | 
    
     | 22  | APPLIED GEOCHEMISTRY | A | 
    
     | 23  |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A | 
    
     | 24  |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A | 
    
     | 25  |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 A | 
    
     | 26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A | 
    
     | 27  | Beilste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A | 
    
     | 28  |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A | 
    
     | 29  | BIOCHEMICAL JOURNAL | A | 
    
     | 30  |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 A | 
   
  
  
 说明:(1)各类期刊目录以各年级培养方案制定时相关数据库的最新版为依据;
 (2)所有期刊不含增刊;
 (3)期刊目录只是示例列举。
 2.学位论文形式与评价标准。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出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各学位授权点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颁布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学校相关规定制订学位论文形式、内容要求与评价标准。
 3.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FUN乐天使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工大研[2021]8号文执行。
 
 九、其他
 1.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原则上一个一级学科只能制订一个培养方案,确属人才培养差异需要的,经本学科所在单位教授委员会同意后,可分学院制订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在保持总体一致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和特色。
 3.本次制订培养方案的范围包括目前学校批准设立的所有学术学位种类。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的,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4.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5.本方案适用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自2024级开始实行。